讀書別靠意志力
購買讀書別靠意志力

點擊這裡購買,享有快速到貨服務,閱讀好書不需等待!

 

 前幾年準備國考期間,看了很多上榜生的上榜心得,另外還有購買諸如國考聖經(心得請見此篇:國考聖經讀後感)、考典備戰系列和逢考必中(心得請見此篇:【閱讀心得】逢考必中:海邊小孩變全國榜眼的考試必勝法!金牌律師小考大考都在用的高分寶典之閱讀心得) 等輔考系列叢書。後來,經由自己的申論題實戰經驗,也慢慢累積出一些關於申論題的準備心法。像是心智圖、申論大小標整理等,又買了口訣王的口訣筆記。(註:口訣最好還是自己編)

 

現在,我還購買了備考教練陳建霖的備考電子書,並且學習了備考教練的系統化學習方法,儘管自己已經用不上,但如果能夠透過線上讀書會和相關Line群組,幫助到大家,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。這次,我要先分享讀書別靠意志力──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的閱讀心得,也拆解出裡面幾項較適合國考生的備戰心法,提供給大家。

 

首先,先分享一個學習如何學習的四個關鍵步驟:

一、學習流程第一階段:資訊的瀏覽──結構式閱讀。

二、學習流程第二階段:資訊的處理──結構式圖卡。

三、學習流程第三階段:資訊的儲存──增強記憶力。

四、學習流程第四階段:資訊的取出與運用。

學習流程圖   

基本上,學習流程第一階段中所指的結構式閱讀,我認為就是關於心智圖的整理。這本書應用了很多心智圖的方法,裡面的精華也是那些心智圖的整理。閱讀時會遇到兩大困境,1.理解力不足,2.力不夠集中。所以,閱讀時要善用一些輔助閱讀的工具和方法。像是用手指來引導閱讀,擴大雙眼的聚焦範圍。

 

再來,學習流程的第二階段,資訊的處理。從這邊開始,就正式開始學習如何操作心智圖。你可以依據訊息的重要性,分別在主幹與支幹上寫下關鍵詞,把要研讀的資料主題的關鍵詞寫在心智圖中央。心智圖的製作,有下列三個步驟∶一、結構。二、關鍵詞。三、連結。

 心智圖範例1

 心智圖範例2

 心智圖範例3

 

然後,是學習流程的第三階段,資訊的儲存。怎麼增加記憶力呢?首先,第一個是理解。第二個是聯想。最後是運用「共感覺」。理解和聯想,大家應該都能充分的了解。但,什麼是運用「共感覺」呢?其實,我們可以透過人類的五官,來當做學習的五種途徑。也就是視覺、聽覺、動覺、和味覺、嗅覺。

 

像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上榜生的分享,他就是不斷的聽老師上課的錄音,或者是聽自己錄法條的聲音,以及自己唸申論擬答的聲音,然後去記憶課本和法條的內容。這就是運用聽覺記憶。運用「共感覺」,事實上就是運用你所有的五官去感受,但自己要先能清楚自己是運用到哪一種感官,才能發揮最大的記憶效果。

 

有一個關於大腦記憶力的比喻:當天空剛下雨時,雨水濛濛地下著,並沒有在山坡上留下明顯的痕跡。下第二場雨時,雨水經過同樣的路徑流到山坡下,這時,我們可以看到地面出現了好幾條溝槽。後來陸陸續續下的幾場雨,會再加深並加寬這些既有的溝槽,讓它們看起來更為醒目。

 

學習資訊就跟這些雨水一樣,必須在同樣的路徑走上好幾次,才能在腦細胞之間逐漸形成一條明確的通路。有鑑於此,我們應該趁著資訊尚未從記憶流失之前,即時地做複習。

 

最後是學習流程的第四個階段,資訊的取出與運用。很多上榜生會從自己所整理的歷屆考古題中,歸納考試的重點,並且不斷的從考題去抽問自己,是否能完整的講述該題的申論內容。尤其是名詞定義,條件和限制。申論題大部分都是先從幾個專有名詞開始,然後再去延伸。像地方自治就會問你,什麼是地方自治?要件有哪些?可別小看這些基礎的觀念喔!考試可是一再的考了再考。

 

有時候,愈是簡單的觀念,考生反而容易忽視它。特別是考古題只是換句話說時,常常就把它當做新的題目。有機會,再跟大家分享一些準備申論題的方法,尤其是法科。慢慢也研讀出一些心得來了喔!希望可以藉由我的考試經驗分享,能夠幫助到大家。謝謝!

歡迎追縱我的臉書

歡迎幫我的粉絲專頁按讚

同場加映我的IG,歡迎各位追縱!
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!
我將得到 Likecoin 的回饋:)

回饋由 Likecoin 基金會出資,您只要註冊/登入帳號(fb、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,流程超快),按五次左鍵,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!
支持創作,正向交流: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天涯小朱朱 的頭像
    天涯小朱朱

    天涯小朱朱的家

    天涯小朱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