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買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:啟動「金錢螺旋」,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
點擊這裡購買,享有快速到貨服務,閱讀好書不需等待!
當初,一看到書名《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:啟動「金錢螺旋」,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》,我就非常的有興趣。於是,我就向圖書館預約此書,結果,看完這本書之後,我發現原來只要能投入金錢投資自己的興趣,就有機會發展成一項工作技能,然後在工作上賺取更多的金錢,之後再繼續投資自己的興趣,緊接著就能精進你的工作技能。也就是啟動「金錢螺旋」,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的概念。
我很喜歡書裡的一句話:與其存錢,你更該存下「努力」。特別是對二十歲到三十幾歲的年輕人而言,比起存錢,更重要的是應該把錢使用在累積自身經驗、體驗和學習上。如此一來才能讓自己成長茁壯。錢應該在正確的時間點上使用。關於存錢,艾爾文自有自己的一番見解。裡面也有提及如何達到財富自由。相關閱讀心得請見此篇:【閱讀心得】你的夢想就是最棒的存錢筒之閱讀心得。
就我個人的想法,我認為即便要存錢,也應該有目標、有計劃。但絕對不要為了存錢而存錢。
所謂「金錢的無限螺旋」,簡單來說所指的是─選出自己喜歡的事物,把錢集中投入在這件事情上。以此磨練謀生技能與賺錢技術,然後使其成果反映在收入增長上。比如小吳醫生,除了自己的醫生本業以外,也對投資理財有興趣。於是他投入金錢,購買並且閱讀了三百多本投資理財的書籍。同時請綠點財務建築學苑首席財務建築師,並且是華人線上投資理財研討會創辦人的呸姐幫他做財務資產規劃。
一段時間下來,在投資理財領域上,也漸漸摸索出自己的心得。於是,今年,便和呸姐一同推出投資理財的線上課程。這就是「啟動金錢螺旋」的實例。
只要能連成「金錢」→「興趣」→「工作」 →「金錢」,如此順著箭頭繞一圈,你初步的金錢螺旋就完成了。
另外,小吳醫生本身也對知識變現領域有興趣。他和呸姐、Percy、Tifa等人,都是華人知識變現大師邱閔渝的學生。個自也都在不同的知識變現領域取得成績。想要了解什麼是知識變現的話,可以參閱以下這兩本書的閱讀心得:【閱讀心得】向華人知識變現大師學習,我在星巴克喝咖啡,用Notebook上網賺百萬之閱讀心得分享和【閱讀心得】小吳醫生的知識變現金,網路X經營術之閱讀心得感想
知識變現和興趣變現,其實可以說是同一件事。而關於興趣變現,改天我也會再介紹一本《把興趣變收入:別人是花錢養興趣,我是越玩越有錢,只要你學會這樣攬客》。以作者Mentalist DaiGo為例,他自己本身是日本的讀心師。因為發現自己喜歡閱讀這件事,於是開始把「讀書→獲取知識」當成生活核心。那時候的他,謝絕了大部分電視節目的表演;開始在公司企業擔任顧問或講座講師;偶爾也寫些文章;或在niconico動畫網站上,製作「公開解說心理學」的短片。從niconico動畫網站得到的收入十分豐厚,錢也就自然地不斷累積下去。
簡單來說,想要轉動金錢螺旋,一共有以下四個步驟:
步驟零:找到自己「真正興趣」
步驟一:鰴底投入於自己的「興趣」之中
步驟二:想方設法將「興趣」與收入做連結
步驟三:從「興趣」中得到收入,再投資
這四個步驟,其中最重要的是步驟零和步驟二。如何找到自己「真正興趣」,可以透過心流九問找到答案。所謂的「心流」所指的是,在人們從事某件事時,因為全神貫注,所達到的精神集中狀態。而所謂的心流體驗,就是進入忘我的專注狀態。
可以試著問自己這九道問題,看你是否找到「天職」?
再來,我想談談如何將興趣「收益化」。也就是步驟二:想方設法將「興趣」和「收入」做連結。把「興趣」收益化的第一步,就是要讓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「我喜歡什麼,我對自己喜歡的事有多擅長,具體來說在這件事情上我能做到怎樣」。「宣傳與奉獻」就是為了讓身邊的人都知道關於你的事情。關於這部分,我覺得臉書是個很好的社交工具,你可以把你有興趣的事情,曝光在臉書上。同時,把你具體的成效呈現出來。比如最近我在做美安的全新生活,也就是在試著減肥。最近進行兩個多星期以來,已經瘦了三公斤。之後,我也會在我的部落格介紹關於美安的全新生活十三週的課程。
其次,則要利用 「奉獻」自我宣傳,把機會最大化。當我們在努力行銷自己時,對聽話者來說可能卻是一種「強迫推銷」。因此除了幫自己做「宣傳」,也別忘了「奉獻」的重要。所謂的「奉獻」就是像這樣說:「這是我喜歡的事,如果你有這方面需要我幫忙,別客氣、儘管開口,讓我助你一臂之力。」另一個重點是「Give&Give」。也就是「互惠原理」。個人覺得有一句話形容,會更加傳神。「給對方要的,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」。所有付出,都會回到你身上。
還有,記住作者下面這一句話:「誰認得你」比「你認識誰」更重要!很多人都汲汲營營於人脈的經營,也常出入各種不同的社交場合。殊不知,人脈有分所謂的強連結與弱連結。「強連結」指的是家人、戀人、親人、學生時代朋友、公司少數較有來往之同事等。而「弱連結」指的則是過去生意往來上認識的其他公司老闆、因孩子認識的「媽媽友」或「爸爸友」、附近鄰居、興趣團體參加地方上活動時結識的人等等。用臉書的社交圈來說,就是朋友的朋友,甚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。如果能讓朋友的朋友,乃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認得你,知道你是做什麼的,擅長哪方面的事。絕對比「你認識誰」更重要!
最後,附上作者所點出的幾個重點:
◆想一想,在興趣上加點什麼,可以創造還沒有人做過的工作。
◆認清自己在「興趣」上有多少能耐。
◆思考該如何活用自己的能力,以有益於社會大眾。
歡迎追縱我的臉書
歡迎幫我的粉絲專頁按讚
同場加映我的IG,歡迎各位追縱!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!
我將得到 Likecoin 的回饋:)
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,您只要註冊/登入帳號(fb、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,流程超快),按五次左鍵,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!
支持創作,正向交流:)
留言列表